关山镇 - 简介

2008年来,关山镇党委立足镇情,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带领全镇43个党支部、1400余名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培育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发展。2006年在全区综合目标考评中被评定为一类单位,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突破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26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15.66%、15.31%。2005年6月,关山镇党委被中共西安市委评为西安市“旗帜工程”先进党委,2006年被西安市评为经济发展“十强镇”。
关山镇 - 城镇建设

关山镇召开了党员志愿者建设新农村援助行动座谈会,区委组织员高育超、镇党委书记刘志强、党委副书记龚育忠、党委组织员张焕、市、区的党员志愿者及各村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座谈会。
关山镇党委书记刘志强向市、区援助单位、党员志愿者表示欢迎和感谢,要求各村、镇新农办主动与志愿者联系,为志愿者提供生活、交通等方方面面的帮助,以援助行动为契机,新农村建设做的好的村援助发展缓慢的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六新”目标。镇党委组织员张焕向到会人员介绍了关山镇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并向志愿者一一介绍了各村党支部书记。
区委组织员高育超介绍了阎良区2008年来党建工作及志愿者援助新农村建设涌现的先进个人及感人事迹,为新农村援助单位及志愿者提出了四点要求:一、通过向群众宣传致富信息、提供法律服务等进一步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二、做好农业项目包装服务。农林局等援助单位为所援助村做好农业项目包装、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三、指导村上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服务;四、各党员志愿者多到村上和群众多交流,宣传最新的政策,对群众的热难点问题及时反馈给党组织,及时予以解决。
关山镇党委副书记龚育忠最后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求各村党支部高度重视这项活动,主动与援助单位及志愿者做好对接,为志愿者提供好所需的各项服务,解决吃、住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与援助单位及志愿者建立起深厚的友情;二、镇新农办做好援助活动的组织、宣传工作;三、希望志愿者在关山镇发挥特长,为关山的发展进言献策。
关山镇 - 经济建设

关山镇镇党委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揽,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项目引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改革试点工作,实现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快速发展。
在主导产业发展中,镇党委确定了“优粮扩瓜兴牧”的思路,全镇形成了5万亩优质粮食、5万亩早春甜瓜、棉花,1万亩相枣、3000亩蔬菜、500亩芦荟、7000头高产奶牛等农业“六大板块”和27个种养殖专业村。2007年,与西北农林科技科技大学合作建成占地32亩集科研、示范、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优质无公害甜瓜科研试验推广站,带动康桥村建成占地100亩的精品甜瓜示范棚,全镇建成5万亩无公害甜瓜种植基地,总产量12万吨,甜瓜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俄罗斯,年产值收入达1.5亿元,每亩带动农民增收3500-4500元。建成1.1万余亩的石川河相枣经济园区,带动群众发展相枣1.5万亩,年产量过万吨,产值收入6000万元。全镇建成奶牛养殖小区10个,专业村12个,存栏7000多头;奶山羊养殖专业村3个,存栏15000多只;建成现代化挤奶站13个,日产鲜奶500吨,年产值2亿多元。
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争创国家级发展改革试点镇为目标,着力加强关山、康桥两个集镇和五个新农村示范村、重点村的建设。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了关山、康桥两个集镇街道硬化和供排水工程。投资2600余万元实施了全镇96个自然村120公里通村路硬化工程,率先在全市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投资400万元完成了全镇27个村18.2公里主管道和8.6公里支管道铺设工程,在全区率先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投资403万元完成1万余亩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并打钻深井27眼,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经济的发展。2008年关山镇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建设步伐,投资936万元修建12个村52公里出村路,投资120万元铺设30公里自来水管道,完成7个村32个组2900户的自来水入户工程,率先在全市乃至全省实现组组通油路,户户通自来水,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点。
关爱弱势群体,关注民生。成立了关山镇残疾人联合会,帮助9户残疾人重建房屋,解决了8户农村低保户子女就学难问题,完成了120户移民及47名老龄和154户城镇低保户优抚等工作。重视抓好稳定工作,坚持以创建“平安关山”“和谐关山”为主线,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妥善解决上访事件。2007年,矛盾调解率达100%,调成率达97%以上,矛盾纠纷同比下降2%。计划生育率达99.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9‰以内。在劳务输出方面,仅2006年就有组织地向外地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6949人,年增农民收入4200余万元。积极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组织参加了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获“优秀组织奖”。
关山镇 - 党政建设

一是重视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2005年村两委会换届工作中,镇党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把一批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选进村两委班子。2006年以来先后调整、充实两个村级班子,对发展相对滞后的村级班子进行了集中整建,促进升级转化,为全镇农村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2008年来,先后有25个村党支部被区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2005年界坊村被市委授予“旗帜工程”先进党支部,2006年东兴村党支部被市委授予“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是全面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围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有固定场所、有图书资料、有规章制度、有办公桌椅、有党旗党徽的“五有”标准。2008年投资100余万元加强阵地建设,新建8个村高标准、功能设施齐全的村级活动场所,方便了群众办事,促进了村级组织活动开展的规范化。
三是认真推行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了《党委会议事规则》等16项管理制度。以党建联系点为依托,推行党委书记负总责,党委成员包片包村、责权利相统一的领导机构。把各村党建工作列入目标管理,实行抓党建奖惩制,进一步加大党委班子抓工作、促落实的力度。切实解决好群众所关心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养老难等“六难”等问题和集镇排、供水工程等热点、难点问题。确保全镇各项工作在人人思治、齐抓共管的机制下健康推进。
四是切实发挥示范作用,重视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组织和引导全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官大党员深入开展了“三级联创”、“三带双示范”、党员责任区和党员服务承诺制等党建载体活动。2008年,全镇共有党员科技示范户421户,示范基地82个,带动基地从业人员2.3万人。在镇、村党组织的精心组织和带引培育下,全镇涌现出“甜瓜种植土专家”吴三九、张小平,“芦荟种植领路人”王吉瑞等一大批种植、养殖党员科技示范户和冯建堂等一批优秀党员企业家,他们带领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同时,镇党委注重在致富能手、优秀年轻干部尤其是女干部中发展党员,率先实行入党积极分子确定、预备党员转正工作程序票决制、公示制、双签制,接受监督,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3年以来,全镇累计发展新党员170余名。
关山镇 - 乡镇会议

关山镇党委、政府召开实施民生八大工程暨“三夏”工作会议,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镇党委副书记龚育忠同志主持,副镇长王卫华同志安排部署了2008年的三夏工作,与各村签订了禁止秸秆焚烧目标责任书,副镇长张红花同志就实施民生八大工程工作也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两个部门、三个村在会上分别就落实民生八大工程、秸秆禁烧等工作做了表态发言。镇党委还与苏赵等七个村党支部签订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目标责任书。
为了确保三夏工作顺利进行,关山镇成立了三夏工作领导小组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工作队、防汛渠道水利设施管护工作队、农机管理工作队、公路管理工作队、秸秆禁烧工作队5个工作队,及时协调和处理三夏工作中的问题,确保群众夏粮颗粒归仓,夏种不误农时。
民生八大工程涉及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素质提高等方方面面。关山镇党委、政府借鉴省、市、区文件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印发了五年实施规划和2008年具体任务分工。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刘志强同志要求,全镇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要对照年初确定的主要工作和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寻找差距,增添措施,破解难题,迎难而上,鼓足干劲,合力攻坚,确保上半年时间过半,总体目标任务、具体目标任务落实高质量圆满提前过半,各项工作继续走在镇街前列,进入前两名。当前全镇要切实做好三夏、主要工作和重点工程推进,坚持一手抓维护稳定,一手抓又好又快发展;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主要工作重点工程推进;一手抓新农村建设,一手抓发展改革试点镇、百强镇、小城镇和渭北明星镇建设。要高度重视各级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干部党员队伍建设。镇、村全体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机关公职人员在抗震救灾、重点工程落实、新农村建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等各项工作要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为全镇广大群众做好表率,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克坚攻难,引领关山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